盛夏的一个清晨,走进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金星村的一栋菇棚,肥硕鲜嫩的蘑菇挂满菌棒,菇棚的主人周宏霞和郭振坤带着六七名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摘。
看着挂满菌棒的鲜嫩蘑菇,瞧着满筐的丰硕收获,周宏霞和丈夫开心地笑了,笑意中充满浓郁的幸福味道。
就是靠着这每斤几元的小蘑菇,周宏霞这位农村姑娘拼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小康路,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周宏霞出生在民和县隆治乡白武家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多年前其父因车祸下肢残疾,当时她和弟弟还在上高中和初中,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身患腰椎病的母亲耕作经营0.4公顷和0.134公顷苹果园的收入来维持。
周宏霞是个很有孝心的姑娘,对父母的艰难硬撑于心不忍,她立志要学一门赚钱的技术活来改善家里的困境,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2004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她,放弃求学之梦,来到甘肃海石湾一蔬菜种植基地打临工,并跟随基地郭新志师傅学种菇技术。而郭老板也是个热心人,看着这个农村姑娘吃苦耐劳、勤学上进,便把种菇技艺传授给了周宏霞。
得到了郭新志师傅的精心指导,经过一年多勤学苦练,周宏霞熟练掌握了种菇技能。
2005年9月,她还代表郭师傅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农科所做了一年的菌类蔬菜种植推广辅导员。2006年回到民和后,期望自主创业,但因资金缺乏,创业之梦未能如愿。
但她并没因此灰心,而是找到她的种菇师傅郭新志,提出了合伙种植蘑菇的想法,而郭新志也刚好缺少像周宏霞这样能吃苦、懂技术的好帮手,两人便达成合作协议,由郭新志投资资金,周宏霞负责种植经营,所得利润按比例分红。
就这样,他们合伙经营了三年,周宏霞每年也赚得3万多元的收入。靠着这些收入,家里的经济条件日益好起来,周宏霞拿出5万元积蓄为父母建了七间砖木结构的新房子。
周宏霞的母亲马润激动地说:“几年来,她撑起了我们这个家,苦了这孩子啦!”说话间,眼角有些湿润。
与郭师傅合伙种菇,尽管没有投资压力,但是收入也很有限,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走自主创业的决心。
周宏霞清楚,种蘑菇需要温棚、种菇原料、菌袋消毒锅炉等基本设施,这些投资算起来至少也得近10万元,可她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后来,她在别人的建议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份申请报告,并亲自送到时任县委书记赵雄的办公室,诉说了自己的种菇想法和面临的困难。
周宏霞的创业精神感动了县领导,随后安排县农业部门在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协调解决1栋日光节能温室和1个拱棚,同时还解决1万元扶持资金。
2010年8月,她拿出前几年合伙种菇赚来的4万元积蓄,向亲戚们借了4万元,加上县农业局扶持的1万元,凑足了9万元资金,购买了2500公斤棉籽壳、4000公斤玉米芯。
9月初,2万个消毒菌棒放进了菇棚,10月下旬,她的第一茬蘑菇开始采摘上市。
周宏霞说,当时蘑菇市场批发价是6元/公斤,每天批发收入600元,在接近春节的几天时间里,她每天批发加零售蘑菇的收入达2000多元。据她介绍,那2万个菌棒共出菇十几茬,纯收入10余万元,基本收回了当初的投资成本。
有了自主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周宏霞种菇发家致富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大。随后几年,她又在马场垣乡团结村设施农业基地以每棚4000元的费用租赁了7栋高标准日光温室,进一步扩大种菇规模。目前,她种菇已发展到10栋温室,每年种菇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
产业发展起来,收入也有了,心地善良的周宏霞始终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2017年她拿出70万元种菇收入,在民和川垣新区给父母购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楼房,让操劳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过得幸福一些。
2017年,创业成功后的周宏霞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归宿,与曾给自己教授种菇技艺师傅的儿子郭振坤步入婚姻殿堂,开启幸福生活。小两口决定今年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楼房。
7月17日,记者在周宏霞的父母住所看到,双开门冰箱、曲屏液晶电视等电器设备,眼前的面貌焕然一新,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节目的一家三代人脸上流露着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而小康路上的这份幸福,是这位农村姑娘和丈夫郭振坤用勤劳双手奋斗出来的。
如今,周宏霞凭着一身的拼劲儿,实现了自己的创业致富梦,走上了幸福小康路……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