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平泉菌菇网!
网站首页 > 招商投资 > 投资环境

一朵菌菇,如何撑起百亿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8-09-22    来源:未知   

    春暖花开时节,驱车穿行于“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城乡,沿路可见一排排整齐的保温隔热大棚或简易菇棚,呈现出食用菌种植的勃勃生机。

  

    食用菌是古田县的一项富民主导产业。全县70%的劳动力涉足食用菌行业,全县70%的农业总产值和农户70%的现金收入,均来自食用菌产业。到2017年,古田县开发生产的食用菌品种达37个,每年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据全球90%的市场。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产业兴旺。连日来,记者走访古田的多个乡镇、乡间菇棚,探寻食用菌产业兴旺的背后动因。

县域工厂化 产业形成规模

 

    在吉巷乡坂中村的银耳菇房里,记者见到一排排银耳如白牡丹般盛开。“现在种银耳简单多了,从银耳的配订辅料、加工菌棒、运送、接种,到成品烘干甚至销售,各个环节都有专业工厂或团队代劳,通过电话或微信‘遥控’就可以轻松完成。”种了10多年银耳的村民高己煌说。

  

    高己煌家的菌棒就是从该乡渭洋村的万邦食用菌有限公司购买的。万邦公司毗邻渭洋食用菌标准房基地,装备食用菌行业最先进的自动晾菇系统,为周边村庄提供年炊菌7200万筒。“如今,像万邦这种菌棒厂,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今年,高己煌种植了10多个菇棚,将产出10多万棒银耳。今年第一季的采收进入尾声,预计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古田食用菌产业管理局局长余新敏表示,如今,从银耳菌棒生产到接菌、扩口、采菇等各个阶段,都有专业人员,全县从事食用菌的人员有30多万。全县食用菌产业链已形成,每个环节都形成子产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效益也就越好。

  

    近年来,古田加大工厂化栽培,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培育健全食用菌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千家万户参与、分工合作、县域工厂化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县犹如一个食用菌大工厂,而千家万户里的菇棚是食用菌大工厂里的“迷你”种植车间,它们撑起了古田食用菌产业藏富于民、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块块“拼图”。

创新有动力 产业不断升级

    走进大大小小的菇棚,只见一条条装有菌种的袋子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银耳、香菇、猴头菇等食用菌从袋洞上长出。这样的“袋栽”技术其实最早缘于“袋栽银耳”,后逐渐向多种其他食用菌推广开来。

  

   “袋栽银耳”的发明人正是古田人戴维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戴维浩曾将塑料袋子卧放模拟椴木,而栽养料(基)模仿瓶栽的袋装银耳技术。经多次试验,后来袋栽银耳技术成功问世了。就这样,这位古田乡土人才相继成功开发了10多个食用菌新品种。

  

    正是靠这样的乡土人才持续创新,推动了古田食用菌崛起壮大。目前,古田有民营科研所26家,食用菌菌种、生产高技能人才400多人。

  

    对种植户而言,菌种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银耳的收成。为破解“种菇容易种好难”的困局,2013年,古田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建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着力解决食用菌产业转型中的技术难题。

  

    在银耳种植中,因为培养基棉籽壳的质量不一,容易导致菌包透气性差,从而影响出菇。对此,菌业研究院在古田大野山银耳有限公司和建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银耳高产栽培技术创新试验。

  

    “在进行工艺改良后,我们厂单袋银耳产量由原来的90克提升到120克,而且质量也明显提升。”大野山公司总经理江剑峰欣喜地说。据测算,若按古田年生产银耳菌袋3.86亿个的话,这一栽培方案推广后,预计可增加银耳经济效益达3.7亿元,利润提升50%。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6·18”虚拟研究院(古田)食用菌分院院长胡开辉说,研究院通过与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以及当地多家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品种创新与自动化生产技术攻关,成果已辐射全国多家企业,主要推广海鲜菇、银耳、杏鲍菇、香菇、灵芝等9个当地主栽品种。

  

    为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古田每年斥资1000万元以上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做大产品流通市场、鼓励工厂化生产、鼓励“五新”技术研发应用等9个方面建设,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省财政已支持古田1000万元建设省级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包括建设菌种研发中心、银耳菌棒供应中心等,并积极筹划建设国家级食用菌产业示范区。今年,投资350多万元加快建设食用菌加工技术研究中心,有望建成食用菌多糖提取中试生产线一条和固体饮料中试生产线一条。目前,已开发银耳黄酒、银耳曲奇、冻干银耳茶等系列产品,建成银耳观光车间、文化展示馆,建设桃溪小镇——蘑菇部落,吸引游客。

金融来支持 产业后劲十足

    过去,每到生产旺季,缺乏资金的种植户往往愁眉不展。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2015年,古田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民富中心和民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村金融创新工作试点。县农丰食用菌合作社与县农村信用社达成合作,由农丰合作社向县农信社注入3000万元作为贷款风险保证金。在农丰合作社的担保下,社员即可获得农信社贷款,农户只需要把农业生产资料如菇棚、农机等,作为反担保物抵押给合作社即可。

  

    吉巷乡前垅村村民戴庆荣从事生产菌包、烘干、收购食用菌生意,在村里投资数百万元兴建菌包厂。但因菇棚等设施无法抵押,在资金周转紧张时他只能四处找亲戚担保贷款。后来,他把自己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连同菌包厂(地上附着物)抵押给农丰合作社,由农丰合作社担保,顺利地从古田农信社贷款3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人行古田县支行行长朱能杰说,为破解贷款难,县政府已建立14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鼓励金融创新,通过创新“合作社担保+农户资产反担保”模式,将农民无法确权的资产如民房、菇棚等抵押给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现在,有了合作社的介入,给种植户提供担保,不仅便于农户贷款,还能灵活地帮助种植户流转担保物,如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农机、菇棚等。”农丰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长谢安济说。

  

    截至2017年11月,古田县各银行已为8家合作社开展信贷支持业务,累计为1569名合作社社员提供信贷资金3.0231亿元。同时,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608笔、2.0542亿元,已发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964笔、3.1153亿元。

  

    在凤埔乡,由福全村72名村民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等方式合作设立的福泉鑫食用菌合作社,其中18名土地所有者将土地流转金作为入股资金。“年终时,社员不仅可拿到分红,还能有工资薪金。”合作社负责人程泳春表示。

线上+线下 菌菇香飘四方

    古田是食用菌生产大县,也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早在15年前,古田就建起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市场交易品种达30多种,年交易量近万吨(干品),交易额5亿元以上。

  

    更何况,古田县有一支3万余人的在外营销队伍走南闯北,将食用菌产品销到全国各地,甚至外销到东南亚、欧洲、美洲等。朱乃真便是这庞大营销团队中的一员。20多年前,朱乃真在走南闯北销售中,发现经营食用菌鲜品是个空档。于是,他便回家乡投入10多万元建起一个30多平方米的冷库,经营食用菌鲜品,两天发三车货,生意红火得很。

  

    “正是依靠3万营销大军,古田菌菇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余新敏说,线下热卖,线上也发力,并以全新的方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大发展。

  

    福建珍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向妙表示,他们研发的一款冲泡60秒即食的冻干银耳羹2016年走俏天猫年货节,当天斩获销售额150万元,并被评为2017“福建好礼”百家旅游产品。

  

    朱能杰表示,古田县已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民富商城”,推出区域公共品牌“十方田”,扩大古田特产的知名度,并将深化与淘宝等电商企业对接,让菌菇畅销四方。现在。古田县已优选32家企业、合作社300多种产品进驻民富商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