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武平县,食用菌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钟礼义接到电话后,手头再忙,都会统筹安排,如约而至。钟站长名叫钟礼义,是武平县食用菌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989年参加工作,32年来一直扎根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积极投身扶贫事业,开展科技下乡服务,为脱贫攻坚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凭借多年农业技术推广实践,钟礼义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拥有较高技术水平,在国家CN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个人先后获得全国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全国食用菌先进工作者、省农业厅先进个人、市劳动模范、省农函大优秀教师、市十佳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荣获省市县科技成果12项,其中主持选育紫灵芝“武芝2号”新品种1个,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制定企业栽培技术标准5项,成果推广应用累计增产食用菌2400多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2亿多元。通过他的大胆探索、实践,建立起了一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开创全县农技推广工作的新局面,助推乡村振兴新征程。
脱贫工作无小事
近年来,武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出台系列脱贫帮扶政策和措施,有许多乡镇把林下紫灵芝产业作为激励性扶贫产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种植紫灵芝掌握一门技术,增加收入,增强“造血”功能。
为让贫困户了解和掌握这门技术,钟礼义的足迹几乎跑遍每个贫困村,了解掌握每个种植大户的迫切需求和期待。从场地选址、菌筒选购、质量判别、选蕾管理到采收加工等每个环节,都悉心指导,为一朵灵芝,尽一份职责。
现场教授传技术
钟礼义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战役,与帮扶企业和农民心连心,编撰紫灵芝、香菇等栽培技术资料并印发10000多份,举办培训班80多期,培训5000多人次,培训的足迹遍及全县各乡镇,带出了一批“田秀才”和“土专家”, 还受邀请到永定、上杭、三明、南平和宁德等县(市、区)传授紫灵芝栽培技术。
培训期间,钟礼义手把手教会学员,并通过现场教学,让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技术。据脱贫办初步统计,目前全县通过培训和带动,引导899户贫困户种植林下紫灵芝,户均增收5000多元。
选育品种攻难关
20世纪90年代,钟礼义开始引进紫灵芝种植,因其抗逆性较弱,种植难度大,产量低,但销路不错。钟礼义与农民一样急在心里,紫灵芝发展之路已摆在眼前。
于是,他组建团队,从品种选育开始攻关,不断破解难题,多次前往深山采集野生灵芝品种。经过多年研究,他选育了“武芝2号”紫灵芝新品种,并以木材加工边材和清山枝桠材为栽培原料,制定了配套栽培技术,产量比对提高9.15%以上,多糖、三萜等生物活性成分提高15.2%和22.6%,并于2012年通过省级农作物新品种认定,2014年项目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近10年来已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省推广种植。
推广示范树品牌
2017年以来,钟礼义主动向科技部门申请,连续5次选为省、市科技特派员。协助企业制订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将持有的“武芝2号”新品种科技成果无偿转让企业和农民,牵头与合作社、企业制订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把60多户贫困户纳入产业链中,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紫灵芝。
通过努力,他获得许多技术参数和栽培经验,研发林下“控氧保洁”小拱棚栽培技术、富硒栽培技术、灵芝茶加工和林下紫灵芝孢子粉收集技术,开展不同林分栽培紫灵芝试验研究,不断完善栽培技术。
为进一步推广优良品种,钟礼义分别在露冕村、将军村、捷文村等村建立1800多亩林下紫灵芝提质增效示范基地,夯实了产业基础。同时,为企业牵线搭桥,引进福州客商与帮扶企业合作,进行订单种植销售;帮助公司对接院校,共同开发紫灵芝加工产品,并为企业争取研发资金。2017年组织申报“武平灵芝”地理证明商标,2018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武平灵芝”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如今,将军食用菌合作社、永灵生物科技、盛达农业等已成为当地灵芝生产、种植与加工的龙头企业。
为加快“武芝2号”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钟礼义还参与产业调研、撰写报告为政府出谋献策,经常深入“山头”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建立服务群,提出技术管理措施。2019年以来,全县种植林下紫灵芝1.8万多亩,辐射带动兄弟县市种植1万多亩,产值2亿多元,每年帮助林农增收6000多万元,为武平打造全国紫灵芝之乡和国家林下紫灵芝示范基地奉献出一份微薄力量。
(责任编辑:王瑞平,投稿请加微信:152168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