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我国食用菌科学技术体系建设的领航者和奠基者。就是这位科学家,带着她心爱的蘑菇,持续在扶贫攻坚的征途中,而且一做就是32年,从青丝到白头。就如她所言“劳动和给予都是快乐的,服务社会使自己获得了快乐,已经享受多多”。
“十三五”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将扶贫工作列入体系任务之后,张金霞的扶贫工作量急剧增加,不仅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燕山-太行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大别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留下了她的足迹,甘肃舟曲、川藏高原的雅江、亚东、新疆伊犁的察布查尔都有她指导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她每年都会集中安排时间在食用菌栽培的关键时期3-4月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仅2019年3-4月间,她先后到河南灵宝、河南许昌、湖北郧阳、广西贺州、甘肃舟曲、贵州毕节3县、贵州剑河、河北平泉等贫困县10县工作46天,一线指导菌种、栽培、保鲜、加工和菌渣利用。多年来,她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没有8小时工作制,每次扶贫出差,几乎都是白天工作夜间赶路。大家见她如此奔波,都问她“您真不累”?她总是和小时候的艰辛劳作比,她说:十几岁的时候,都要从2公里之外的地里往家背玉米秸,累得走不动了都不敢坐下来休息,因为一旦坐下来就会起不来。现在就这么坐车跑跑,下地做技术指导,还能叫“累”?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生产迅猛发展。大量的扶贫资金也瞄准了食用菌产业。平泉作为太行山燕山山脉的贫困县,发展食用菌有30余年的历史,90%以上是规模适度的农法生产。在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中,看到域外的大上、快上,迅速的规模扩张,领导和群众,不少人有些坐不住了,纷纷找到她探讨。她和大家共同分析平泉食用菌生产的优势。她带领体系,在平泉积极开展夏季香菇优质增效的技术集成示范,品种不断更新,简易菇棚改造,安装了双层遮阳网、水帘、风机、菇架等优质高效生产设施。十几年的努力,平泉香菇已经成为我国夏季优质香菇的代名词,平泉成为我国香菇栽培效益最高最稳定的产区。
近几年,她常驻贫困县平泉,从2018年到现在已驻平泉工作192天。也正是长期的驻地工作,才使她对生产一线的问题了如指掌。让菇农用上放心的菌种成为她扶贫技术研发的目标。团队研发了系列的菌种质量控制技术,试制菌种。结果表明,在生产条件和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棒单产提高15.3-25%,优质菇率提高20%以上,纯利润增加0.9-1.35元/棒,年生产5万棒的农户生产者即可增收4.5-6.75万元。该技术目前已在河北宽城、辽宁凌源、河南卢氏、湖北随州、贵州安龙等贫困县推广应用,菇农普遍反映菌种活力强、定植快、出菇整齐、优质菇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