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73岁的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前董事长、技术顾问叶圣益走进公司大门。30多年前,叶圣益和香菇结缘。从探索袋料香菇培育到攻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难题,他推动了龙泉食用菌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领当地菇农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辞去“铁饭碗”专心种菇
位于龙泉的双益菇业厂区,年过七旬的叶圣益正蹲在地上,测量一块即将搭建仓储点的空地。说起上个世纪和食用菌结缘的事儿,他依然能精确到年份、月份,甚至具体的日子也记得清楚。上世纪80年代的龙泉,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为了推动食用菌生产走上扩量提质之路,开始试种袋料香菇。但首批26个试验户因为摸不透种植技术、缺少领头人,全部亏本。
时任八都区副区长的叶圣益有责任心,动手能力强,很受当地干部和群众认可。于是,有人找上门来请求他帮忙解决食用菌的种植难题。军人出身的他,带着不服输的劲儿开始摸索香菇种植,还找来相关书籍填补食用菌方面的知识。1987年,他决定辞去八都区副区长的职务,“下海”种菇。“搞农业,就得365天一心扑在上面,”他说。
带领菇农争当“万元户”
一万多菌棒,刚种上菌种不到一个月,就感染了链孢霉。请来的老专家,都摇头说救不了。这种病菌传染速度非常快,还会造成生产环境恶化、菌袋大量报废,只能将菌棒销毁处理。而销毁,意味着30%的菌棒都将报废,之后霉菌也可能再卷土重来。
一次,他顺手给染菌的菌棒注射了柴油,本意是为了防止霉菌的孢子四散传播,没想到第二天菌棒的感染部位竟成结脱落,菌棒也渐渐“痊愈”。香菇场“得救”了!1987年底,大丰收“登门造访”,包括叶圣益在内的7位农民每人年收入高达8000元。而在当年,中国农民年平均收入仅400多元。于是,乡里乡亲们都打趣说,跟着叶圣益种香菇,能成为响当当的“万元户”。
之后,他带着村民推广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研制新农机、培育新品种。2002年,老叶在老家竹垟乡金田村成立了浙江双益菇业有限公司,当年就吸纳了60多名当地农民就近就业,每人平均年收入为2万多元。
近年来,双益菌菇与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多个农业经营主体组成联合体,将新技术、新品种免费传授给联合体成员,试种后的收益归种植户所有,且相关技术会在龙泉多地推广。
发挥余热 投身农技研究
实现菌菇工厂化生产,改变菇农们靠天吃饭的宿命,是支撑老叶这些年坚持下来的根本原因。
新世纪之初,有采购商来到龙泉,想找到能全年稳定供应的香菇货源。但在龙泉种菇,要根据气候分淡季旺季,淡季时无法保证供货。采购商掉头就去了国外,还扔下一句话,“国外一些地区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产出的食用菌质量好,还能全年供货。” 叶圣益四处打听,了解到当时全国在食用菌工厂化这方面的发展几乎是空白,个别涉足的公司却要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费用高昂,老板直呼“一直在亏本”。
想到在部队里学的工程机械的那两把刷子,叶圣益决定“努力一下”——自己研发设备、搭建生产线。他将那段研发经历归结为“慢慢嚼出来的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投入研究的4个月后,他初步搭建了生产线,所有设备全部自主研制,这些年持续不断改进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