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平泉菌菇网!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平台访谈 > 专家访谈

“袋栽香菇”之父彭兆旺的科技人生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古田县大甲乡(现为大甲镇)菇农彭兆旺成功研发室外木屑栽培香菇技术,在全国掀起一股持续至今的香菇生产浪潮。近40年过去了,当香菇成为我国年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并助力万千农户摆脱贫困时,这位甘做技术扶贫“孺子牛”的食用菌乡土专家仍在为心爱的事业贡献余热。

  1948年,彭兆旺出生于大甲乡大甲村,这里地处偏远、交通落后、基础薄弱,群众长期缺乏增收致富的门路。1965年,彭兆旺的二哥彭兆燧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带领11户农户联合开展段木栽培银耳试验并取得成功。正是有了这次技术启蒙,才促使彭兆旺投身食用菌栽培的广阔天地。

  段木栽培是一种模拟食用菌在野外自然生长的原始栽培方式。上世纪70年代,大甲村少数菇农在林荫下以段木栽培香菇,每百斤段木可生产约1.8斤干香菇。不过,段木栽培需要消耗大量木料且产出极低,难以大规模推广。

  1969年前后,彭兆旺发现以木屑为培养基的菌种瓶内会长出香菇,从中获得启发。他说:“当时我看到乡里的锯木厂将木屑到处丢弃,觉得很可惜,心想不如将木屑回收后,作为培养基来试种香菇。经过比对,我发现用塑料薄膜制袋,装入培养基,出菇效果最为理想,而且菌棒形态类似段木,也便于摆放、运输。”

  在信息闭塞、资金短缺、设备匮乏的年代,彭兆旺凭着异于常人的毅力和智慧,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中,取得菌棒袋栽香菇技术成果。1981年前后,他率先突破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术,采用木屑等作为养料,在室内发菌,室外搭荫棚出菇,满足香菇生长过程对光照、空气、温度等需求,从而使香菇产量大幅提高。食用菌界专家认为,将食用菌的生产场地从室内转至田间,这种开放式的栽培方式打破了灭菌料栽培需要封闭性生产环境的传统观念,是食用菌人工栽培史上的一次飞跃。

  “搞技术研发的那几年过得很苦,邻居都说我是‘疯子’,但是我有强烈的信心,坚信这项技术一定能取得突破。”彭兆旺说。

  1982年,彭兆旺当起香菇栽培技术指导员,动员6户同乡合伙栽培香菇。次年,彭兆旺将技术进一步推广至本乡70多户农民,当年栽培成功率达96%。一朵菇飘香全乡,引起大甲乡党委、政府的重视。1984年,彭兆旺受聘成为大甲乡食用菌公司总经理,带领群众脱贫增收。

  “乡里很重视产业扶贫,乡政府的办公室都腾出来做菌种室,农村信用社采取五户联保方式提供贷款,公司统一制作菌种并按成本价供应给农户,我带头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香菇产业很快就在全乡推广开了。”彭兆旺说。

  自发明室外木屑袋栽香菇技术以来,彭兆旺的足迹遍及宁德地区乃至省外,每到一处,他都亲自授课、下田指导。江西、浙江、河南、河北等地曾多次派员来大甲乡参观学习,彭兆旺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习近平在宁德》系列采访实录提及,习近平同志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和福建省委副书记期间,曾两次专程到彭兆旺的生产基地视察菌菇生产情况,对他开展的食用菌生产科研十分支持,鼓励他“让山区农民摆脱贫困,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在香菇产业的带动下,大甲乡1986年生产总值和人均纯收入比1981年翻了5倍;1987年,古田县45%的农户都在从事香菇栽培,次年全县栽培香菇达到1亿袋,居全国首位;1996年,福建省香菇栽培量达6亿袋,占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香菇已经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突破1000万吨。

  全国科技致富能手、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食用菌行业工匠精神奖……因在香菇栽培技术上的突出成就,彭兆旺获得许多表彰和荣誉,然而行事低调的他选择默默地将奖牌收起来,持续关心支持全国香菇产业的发展。今年5月,彭兆旺还不顾病体,应邀前往福州台江作“脱贫攻坚致富 助力产业发展”的主题讲座,为基层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信心。

  彭兆旺说:“作为一个草根,能为社会做一些事情,我既感到自豪,又觉得很满足,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要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同行的共同努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