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个大、色深,菌伞能达到5cm以上的尖顶羊肚菌,在市面上实属少见,且价格昂贵。”近日,远在福建古田“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羊肚菌收购大户杨枝丰,通过视频对刚刚从河南航运来的5000斤羊肚菌进行开箱验货。
杨枝丰像淘到了“宝贝”一样,手举着几棵羊肚菌面对镜头,赞不绝口:“我在全国各地采购羊肚菌近20年了,像这样的极品羊肚菌,营养价值优于其他形态的羊肚菌。你们三兄弟不简单呀。很快在业内就要‘菌’临天下喽。”
“杨枝丰所说的三兄弟,是来自河南开封市杞县不同乡镇的三位80后返乡创业青年。”杞县圉镇镇长李青杰说,“他们放弃在省会城市优厚的工资待遇,历尽10年,从初识、学技,到返乡创业,现在拥有两大基地,20多个片区规模种植羊肚菌,带动了360多户群众脱贫致富,700多人就业增收。”
在圉镇“十链百亩千基地”高效农业种植产业园区内的菌棚里,放眼望去,平整湿润的菌田中,一个个小伞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密密匝匝,长满了田地间。
面对记者采访,蒋铠屿边擦拭着近视眼镜上的薄雾,边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历。
“2009年,我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一家建筑公司做会计。因我出生在农村,对农业有着特殊感情,一直心中就有一个‘农业梦’。”蒋铠屿说,“2011年,我偶然在报刊上看到一篇关于种植羊肚菌致富的文章,就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羊肚菌的信息。这一看不得了,羊肚菌的营养价值、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让我震惊。”
从此以后,“羊肚菌”三个字在蒋铠屿的脑海中扎下了根。每逢节假日,他就会到武汉、成都等羊肚菌种植基地考察。后来,他花费三年时间到郑州、武汉等地潜心学习羊肚菌的种植、管理、营销等。
2016年,蒋铠屿和同事,杞县籍同乡黄杰一起辞职返乡创业。与此同时,蒋铠屿的高中同窗好友刘聪也辞去了郑州华致酒行年薪20万元的营销经理一职加入了他们。
“家人们起初很不理解,说我们胡闹,放着好的工作收入不做,回家种蘑菇,不可思议。”刘聪挠着头带着羞涩。“因为辞职,俺媳妇儿气得几个月没理我。”
返乡后,他们在五里河镇玉皇庙村利用黄杰家的7亩耕地建设了羊肚菌培育、种植实验菌棚。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品种,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誉。适宜在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种植,因为气候、土壤差异,在河南种植难、管理难、产量低。”蒋铠屿利用自己学到的育种技术,开始潜心钻研在河南的气候、地理条件下如何种出好的羊肚菌。他先后改进了灌溉模式和遮阳网放置方式,改良了土壤,调节菌棚内的温度湿度,科学调配营养包。不但在羊肚菌菌种培植方面取得突破,还打破了羊肚菌生长培育的地域限制。
“羊肚菌的生长周期为上年11月至次年4月,我们培育出的羊肚菌具有个大、肉厚、菌丝粗壮、多核等特点,每亩稳产400至600斤之间。”黄杰兴奋地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2017年,他们三人注册了专业合作社,在圉镇赵集村选址,建设标准化羊肚菌菌种制作车间。圉镇党委政府帮助他们打了机井,填了坑塘建厂,安装了变压器等,购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环保灭菌设备,仅用20天时间,就建成了菌种制作车间。同时,在车间旁边流转土地20亩建设了菌棚,当年亩产效益16000元以上。
“成功的喜悦,坚定了他们发展羊肚菌的信心。2018年,圉镇党委政府在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内,帮助流转土地120亩,建设了185座高标准菌棚,建成了三兄弟创业以来的第一座羊肚菌基地。”圉镇党委副书记吕杰说。
为了增加群众更多就业岗位,蒋铠屿他们延伸产业链条,引入最先进的食品烘干设备,建成了集采摘、加工、存储等于一体的扶贫车间,为务工群众年发放工资70多万元。
2019年,蒋铠屿把目光放得更远,在新乡市国家经济开发区建设了210座,占地160多亩的羊肚菌高标准示范基地,带动新乡当地群众就业60人。基地设立了产品展示厅,观光区等。种植过程远程可视,绿色有机种植,整个流程无污化,标准更高。
圉镇党委书记焦辉说:“蒋铠屿三兄弟返乡创业,给全镇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带了个好头。因地制宜,发展培育支柱产业,把‘小产业’做成‘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绿色融入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形成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方式、新网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