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的青海草原,可食用的野生蘑菇遍布山坡、森林的各个角落,它们一簇簇扎堆结伙,在落叶朽木之上悄悄探头,种类约有40多种。草木精灵的世界中,蘑菇以它乖巧的美目、丰富的生命养料,成为大自然最温情的伙伴以及人类生活中的山珍美味……
黄蘑菇是世界稀有珍品 清末曾作为皇上贡品
青海草原广阔,牧草肥美,牛羊壮硕,牧草和畜粪腐烂后形成的大量腐植质,适于生长蘑菇。在一望无际、万顷碧波的青海湖环湖草原、人稀地广的果洛和玉树草原,野生蘑菇遍地丛生,常见的主要有白蘑菇、黄蘑菇、四孢蘑菇、草地蘑菇、油蘑菇、大肥菇和墨汁鬼伞等。这些野生蘑菇饱满鲜嫩,香浓色丽,润滑爽口,加之菌蝇稀少,不受污染,素被称为“草原蘑菇”。是人类祛病拔疴、强身健体的珍宝。
其中最著名的是青海黄蘑菇,黄蘑菇植物名称为黄绿蜜环菌,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曾作为皇上贡品。
蘑菇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成为人类的佳肴了。我国古代把蘑菇称为蕈、菌、茸、荪、莪、菇等。在战国和秦代,人们已认识到蘑菇的生长环境并开始做为食品。秦汉之后,我国食菌之风,日渐兴盛,文人墨客,对此多有记述和吟咏。
香港商人盛赞青海蘑菇是人类食物链顶级食品
我们在青海农牧厅了解到,每年蘑菇收获的季节,在香港市场上可以买到当日采集的青海蘑菇,这些青海产的蘑菇都是在西宁机场通过西宁至深圳航班运往香港的。
由于航空快捷的便利优势,青海蘑菇早晨发运,下午就可以通过深圳口岸进入香港市场。据报道,香港商人从2004年起, 5月底至9月底几乎不间断地向香港发运青海产的蘑菇。青海夏季气温相对较低,适合蘑菇生长,同时由于青海产的蘑菇品质好,在香港很受欢迎。他们说,青海的许多食材都是人类食物链的顶级食品。
据了解,近几年通过航空渠道运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青海蘑菇达400多吨,不少青海菇农也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酥油烤蘑菇最美的草原野炊
前不久,我们采访了在祁连县工作了20多年的王老伯,谈到草原蘑菇的吃法,他连着咽口水,说,那是草原上最鲜嫩的美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经常去农牧区蹲点工作,一去就是几个月。临出发前,我们必须带几个红烧大肉罐头,就是为了在草原上野炊时,与刚采来的蘑菇炖在一起吃,那种鲜香会让你记一辈子。
还有种最地道的吃法是酥油烤蘑菇。每年夏季的雨后,一片绿野之上就会钻出许多白白黄黄的蘑菇,在星罗棋布的野花掩映中亭亭玉立,这时候的牧民的帐篷旁,都立着几只装蘑菇的口袋,你若有机会走进牧民的帐篷,他们一定会从袋子里捧出一大掌刚采摘来的蘑菇,抹上酥油撒上盐,在炉盘上为你烤蘑菇。随着嗞嗞的响声,一派自然的清香扑鼻而来,那真是挡不住的诱惑,没有任何餐具,你只需伸出手小心地捏起蘑菇的伞帽,轻轻放进嘴里,那股清新的野味立刻就征服你了的味蕾……是你在城市任何高档餐馆吃不到的美味。
2007年我去玉树囊谦采访,从草原返回的路上,我兴奋地说,在乡长家吃的那顿羊肉蘑菇面片真香啊!送我们的乡镇秘书却说:“这还不算最自然的吃法,我们这最原始的吃法是,在野地里将牛粪板点着,将蘑菇抹上酥油和盐穿在树枝上,直接在暗火上烤蘑菇,那味道还要香啊!”
黄蘑菇生长环境要求高人工无法栽培
青海草原的黄蘑菇,素有青海“十宝”之一的美称。青海省祁连县是著名产区。该县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森林、草原资源丰富,无污染,海拔高,所产黄蘑菇个大、肉厚、水分少,质地细密,是青藏高原上有名的山珍。因其大小均匀,形似铁钉,俗称“钉子蘑菇”。2008年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黄蘑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青海湖畔以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等地。每年7至8月是蘑菇生长最好的季节。黄蘑菇只有在草原特定的环境下形成蘑菇圈后才能生长,每年的生长期仅40余天,迄今为止人工无法栽培,每年的产量也十分有限。
夏季到青海湖游玩,谁都有过买新鲜野生蘑菇的经历,2001年记者坐车从德令哈回西宁,途径青海湖,在路上就见到有卖野生蘑菇的,黄菇和白菇一个价,都是10块钱一大塑料袋,兴奋之余记者也没讨价还价,花了50块钱高高兴兴买了五袋子上车了。可上车却见不到司机,原来他也去买蘑菇了,最后他把剩下的两大袋子黄菇全都提上了车,并吹嘘说总共才花了10块钱。原来野生蘑菇很难保鲜,过一夜就要生虫,司机常在这里买蘑菇,早就心知肚明,专门等着我们买完了去捡漏。
保鲜时间极为有限 进行晾晒有技巧
记者几次去祁连采访,路过峨堡时都会买点干黄菇带回家,只是干菇的价格却越来越贵。在采购黄菇时,将鼻子埋在串成一大长串黄菇中,嗅着黄菇自然的清香,真是莫大的享受。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科研人员为了实现野生食用菌类产业化,曾把野生蘑菇的保鲜当成首要的研究课题。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有关专家,获知蘑菇保鲜的几种方法:采收的鲜菇经整理后,放入筐、匾或篮等容器中,用多层湿纱布或麻袋片覆盖。采收后于25℃以上温度的室内放置3~5小时,使其旺盛呼吸,然后再在0℃左右的冷库中静置处理12小时左右,进行休眠保鲜,20℃左右保鲜期约为4天。用盐水保鲜。将鲜菇浸入0.6%盐水中约10分钟后,沥干装入塑料袋内储藏,于10℃至25℃条件下经4—6小时鲜菇变为亮白色,能保鲜3—5天。
就是因为保鲜困难,青海的当地群众一般将黄菇晒干了,到冬季,用温水泡开,炒菜食用。一次记者的表弟从青海湖出车回来,送来自己采摘的很多黄菇,一时吃不完想自己晒干,用线绳穿起来晒,谁料到两天蘑菇全干瘪了,里面包着一团团的小白虫,全都不能吃了。原来晒蘑菇也有学问。
一般,个人在草原上买来一大塑料袋鲜蘑菇,一时吃不完,想晒干,最好在盐水中浸泡20分钟后再进行晾晒。以前有不法商人为了省事,有用硫磺熏制后晒干的,可吃起来味道就差了一大截。
青海柴达木盆地发现神奇巨型野生蘑菇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2003年在柴达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都兰县发现一种神奇的“巨型”野生蘑菇,这种野生蘑菇生长在草地下面,只能“挖”,不能“采”,不仅形体异常“庞大”,而且味道鲜美,成为当地人款待宾朋、馈赠亲友的奇珍。村民们说,“最大的有锅盖那么大,重二三十斤,最小的也有拳头大小。”
一位到过现场的记者描述说:刚刚挖出的新鲜蘑菇呈乳白色,形状饱满,肉质鲜嫩,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清香。生长这种野生蘑菇的草场是一片盐碱严重、仅稀疏分布着低矮的芦苇草的半荒漠型草场。大多区域的野生蘑菇都是偶有分布,但有一块面积300多平方米、地势略高于周边草场的草坡,却密密麻麻布满了“蘑菇窝”。
居住在周边的牧民对记者说,这块草坡每到雨过天晴的时候,一窝一窝的巨大蘑菇就会破“草”而出,一次就能挖好几百斤。从2003年发现到现在,这块草坡年年都能收获近万斤优质天然野生蘑菇,成了天然“蘑菇场”。
目前,一部分草场遭水淹之后就再也不长蘑菇了,而集中产蘑的“风水宝地”也仅剩一两处草场了。
青海野生蘑菇会像虫草一样令人追捧
青海草原的野生蘑菇的蛋白质含量多在30%以上,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要高出很多。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最重要是它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却又是必需的8种氨基酸。除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2012年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青海草原野生蘑菇的未来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将来它一定会像松茸菌、虫草、黑枸杞那样令人追捧。
现在,蘑菇已成为世界人民都非常喜爱的食品了,美国人称它为“上帝的食品”,日本人说它是“植物食品的顶峰”,很多国家的人民视它为“菜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