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春分过罢,昼夜各半,自然万物享春光普照、得春雨浸润,处处生机盎然。河南平顶山市舞钢市杨庄乡叶楼村的金菇菌业公司内,120余座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一字排开,格外壮观。在一座大棚内,39岁的王晶不时摆弄着架上的朵朵香菇。个头儿不高、皮肤黝黑的她,言谈举止腼腆朴实,轻言细语地向记者细述自己的“菇”事。
弱肩抵风雨
王晶出生于河南周口市一个农村家庭。因为自幼家贫,她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体味得尤为真切。
1996年,王晶来到位于舞钢市杨庄乡柏庄村的亲戚家生活。之后,在当地供销社打工时,她发现物资回收行业利润不小。于是,不到20岁的她果断开了一家有色金属回收站,后来,由于废钢市场行情下落,王晶的废品收购生意“做到了头儿”。而此时,电商行业刚刚兴起,她及时报名“淘宝大学”上网课、学电商,并陆续在各大平台上开起网店。从事电商行业10余年,王晶把网店注册到了香港、美国,一度成了圈子里小有名气的网店达人。
返乡勇担责
2019年春节前后,舞钢市脱贫攻坚工作正值关键时期。返乡探亲的王晶偶然听到在扶贫一线工作的丈夫谈及时下的扶贫故事,很受触动。群众的谋生之艰再加上她对农村固有的情结,王晶萌生了“待在家里依托农业做点事情”的想法。此时,杨庄乡落实上级号召,鼓励在外人士返乡创业支持脱贫攻坚。该乡党政班子人员多次到王晶家里谈想法、发邀约,为她讲政策、搞谋划、找场地,王晶被彻底感动了。
2019年10月,王晶将事业重心转移至“家乡”。结合得天独厚的香菇种植传统优势,她决定利用自己的电商平台和渠道资源,发展规模化香菇种植产业,通过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多方支持下,王晶和她的金菇菌业公司从建厂到投产再到见效,不断上演着“速度与奇迹”:2019年底入驻后,公司按照统一规划、育种、制棒、管理、销售和保底收购的“五统一保”模式帮助农户发展产业,即公司建大棚、农户来经营,最后公司保底收购农户的香菇。截至去年底,王晶先后投资2800余万元建起占地150亩的120余座大棚,并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流水线和配套灭菌车间、香菇酒发酵车间,年产5万吨的有机肥流水线和配套厂房;在已实现年产食用菌鲜品1300余万公斤的基础上,制作香菇酱2000余瓶、干香菇25万余公斤、香菇脆片休闲零食万余盒、香菇酒1吨多。
守诺践初心
大棚建起来,王晶随即采取灵活方式,践行着当初助农增收的诺言。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她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模式与19个村签订“代养代管协议”,为村集体增收24.75万元,带动近600个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600元以上,同时免费为农户提供菌棒、技术、大棚,农户只需付出劳动即可赚钱。此外,土地入股分红、园区务工收入等使周边群众足不出村就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就下一步工作,舞钢市计划依托金菇菌业公司建立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辐射带动、深度融合发展餐饮、民宿以及加工、物流等产业,激活区域生产链条,解决周边香菇废渣、秸秆、养殖场粪便等有机肥回收利用问题,并通过科教培训,全方位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培养致富能人,目前骨干农民技能培训率达80%以上。
“尽管去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承包大棚的农户依然赚到了钱。今年新建的大棚也早早被抢订一空。她时时处处想着群众的利益、集体的利益,跟着她干,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儿。”村民余喜民是第一个跟着王晶“吃螃蟹”的人,并从中尝到了甜头。
尽管回乡创业打拼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并且当下预期收益低于当初做电商、搞理财的收益,可王晶依然坚定地说:“政府把平台搭建得这么好,我一定要带领群众把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