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花白,身形敦实,一个军绿色的挎包斜在腰间。行走在丽水市莲都区天堂山的山路间,吴锡朋宛如走在自家的庭院内,步履稳健,眼神清亮。
作为丽水高级农艺师,79岁高龄的吴锡朋,每周仍会抽个几天时间,挑个山头转一转,观察、记录野外菌类的生长情况。尽管在年轻的时候,他已经跑遍了丽水、甚至全国三十多个省份的山林,他依然歇不住:“不多跑跑,它们(食用菌)就不认识我了。”
这位与食用菌几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是丽水市庆元人。他曾成功驯化了金耳、硫磺菌等珍稀菌种,让野外美味走入寻常人家;研制以草代木制菇的生产技艺,让千百年来依靠木屑培育香菇的菇农有了新的生产思路,掀起香菇种植的一场“革命”。如今的他,依然成天围着食用菌打转,搞研究,画画,写书,一个不落。吴锡朋说,研究食用菌已经成为自己书写生命的方式。生命不息,钻研不止。
吴锡朋的工作室,就是一个菌菇世界。瓶瓶罐罐从地板堆到了天花板,栽培着很多在市场上都见不到的珍稀菌种。墙壁上,是由他亲手绘制的菌菇画像。桌面上,摊放着图文并茂的手稿,每一页都配有中英文介绍和简笔画。
打造了这个世界的老人,小学上了三年就辍学,却用毕生的时光去学习、去研究。
因为家境困难,吴锡朋9岁辍学,之后就去放牛。吴锡朋在放牛时一见到菌菇,就会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来留个印象,回头再找书籍查阅,或是请教有经验的菇农。一来二去,长了不少见识。
到了15岁,在草菇菌种试验场工作的吴锡朋,被书中说的“一斤银耳的市场价格超过百元”所吸引,开始摸索菌种的驯化、栽培方式。20多年后,又受到苏东坡的一句“老槠忽生黄耳菌,故人兼致白芽姜”启发,去野外槠树上寻找野生金耳,并成功驯化,因此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去年,《庆元菌类手绘图谱》出版,吴锡朋是主编之一。书中352幅野生菌菇图精美细腻,都是他亲手绘制的。原手稿更是多达1355张画、70多万字。为了这本书,他从1984年开始,凭着一本《云南食用菌》作参考,深入草地林间,自学自悟、记录成册。截至目前,这份手稿的内容还在不断增加,收录的食用菌种已超过1500余种。
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说书本是吴锡朋的老师,那么山野丛林就是他的课堂。
每次野外调研,挎包里放着铲子、锤子、镊子等工具,重达十多斤,他觉得“还算轻”。夏日雨后,他一身长袖长褂埋进丛林间,又湿又热,就擦点风油精、闻点藿香正气水应付过去。“洋辣子”、百节虫从衣服领口掉进了他的后背上,蹭得皮肤又红又肿,就随手挖点黄泥巴敷在伤口上。“方法土,但好用着呢!”说起这些辛苦,吴锡朋毫不在意。
比起辛苦,大自然里的宝贝,才更值得吴锡朋关注。他在丽水南明山同一处白蚁窝附近,连续三年发现了不同的菌种:从白胖圆润的鸡枞菌,到白嫩细长的小白蚁伞,再到椭圆乌黑的乌灵参。前两者可食用,味美;后者可入药。他把这些菌种带去实验室,观察习性,并一一驯化,相关资料也整理成图文手稿。白天上山采菇,晚上实验室里搞研究。多年来,吴锡朋一共驯化了金耳、羊肚菌、硫磺菌等40余种野生菌,由本地多个农业大户推广种植,也用于食药企业开发新品。
扎根山林,也心系山林。上世纪80年代,庆元菇农多用木屑栽培植香菇,木材耗损大,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而在庆元森林边缘、荒地上,常年生长着芒杆草,叶片宽而长,一长就一大片。吴锡朋动了用芒杆草替代木屑的心思。1986年,他收集来200多斤的芒杆草,一头扎进饲料加工厂,将草碾成粉,加入麦麸,做成菌袋,进行接种。花了半年多的时间,香菇培育成功。第二年,他的论文《以草代木栽培香菇》发表,引起了食用菌界的巨大反响。他也因此与庆元吴三公、姚传榕等食用菌领域的传奇人物齐名,被称为“菇神四世”。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是庆元的支柱产业。2020年全县食用菌生产量1.23亿袋,2万棒以上规模种植大户2600多户,占总种植户60%以上,菇农人均产值4.5万元。看到菇农们的生产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钱包也鼓了起来,吴锡朋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蓑衣箬笠采菇翁,雨后盈眶笑沐风。”吴锡朋曾作诗《采菇翁》,字眼里有山野风雨,也有收获喜悦,是自己,也是千千万万菇农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