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平泉菌菇网!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平台访谈 > 专家访谈

食用菌也能被制成冰激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已经安排上了!

发布时间:2021-02-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木耳、银耳、羊肚菌、金针菇……食用菌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已成为老百姓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怎么吃?大家一般都会首先想到炒着吃,炖着吃,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的答案可要丰富若干倍。在他的研究中,未来食用菌会实现主食化,比如食用菌面条、食用菌大米... 要对食用菌进行全株高植化利用,做成罐头,随时方便食用。更有趣的是,李玉带领的团队已经在研发食用菌的休闲食品,比如小孩喜欢吃的饼干碎片、饭后甜点,甚至连食用菌冰激凌也都安排上了!

  小小的食用菌背后隐藏着大学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在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中深耕40多年,将食用菌带进实验室、写进资源图鉴,创立“菌类作物学”,更以食用菌产业为抓手,助力贫困村实现脱贫攻坚致富。在2020年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李玉获得国家“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商洛市柞水县考察时这样点评。那里正是李玉团队的对口帮扶点。2017年,李玉团队奔赴柞水县开启科技扶贫,团队为柞水选育的5个木耳移栽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柞水凭借小木耳实现了脱贫摘帽,柞水木耳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李玉团队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留下足迹,带领农民精准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60亿菌袋,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

  自1978年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后,李玉就和菌物结下了不解之缘,踏上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也见证了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他骄傲地说: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短短四十年时间,我国食用菌产量从5.7万吨发展到近4000万吨,整整翻了700倍。食用菌产业目前在我国处在农业的第5大产业,产值超过了3000个亿。

  尽管取得这样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菌物学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许多食用菌的种子还依赖进口。李玉院士表示,我国不仅要当食用菌大国,更要当强国,摆脱种子、加工设备的进口依赖,全产业链条实现创新迫在眉睫。

  他提出,目前首先需要进行菌种创新,如何把原来从国际上引进来的一些品种通过改造成为中国人喜欢,而且适合中国这片土地的品种,这是重中之重。此外,我国地域辽阔,生态多样,会有多种蘑菇蕴藏在辽阔的土地上,如何从中找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种,这也是需要探索的。

  做这些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研究人才,李玉和他的学生们在一堆废旧的物资中拣回了菌物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并很快在吉林农业大学创立了菌类作物自主设置的博士点、硕士点。2019年,李玉又推动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列入了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我国首个菌物类本科专业。

  李玉团队还将食用菌栽培技术带出了国门。从2014年开始,李玉参与国家援赞比亚农技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针对赞比亚高原热带气候,首次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8个和配套生产技术体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