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平泉菌菇网!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食用菌访谈

《龙泉百村故事》丨砍花之法,香菇之源

发布时间:2021-03-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龙南乡位于龙泉的东南部高山上,东邻云和,西接景宁、庆元,蛟垟村是乡政府所在地。

  蛟垟村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海拔山区,村庄山高水冷,日照不足,无霜期短,历年来村民都以外出做菇为业。从宋代开始,这里就有山民外出做菇,明清时期,外出菇民一代接一代,层出不穷,因此,这里就成了龙庆景菇民的中心区域。

  蛟垟为菇民密集区之中心,所谓“种菇顶闹蛟垟源,常年出门有几千”,这是民国十二年的记载。菇民世世代代以香菇谋生,千百年来,每当秋天“枫树落叶,夫妻分别”,男人们不分老少,凡能出门的都上菇山了。

  他们的菇场远在福建、江西、安徽、乃至四川、云南、广西,旧时交通不便,上路都要走半月一月,上山后搭一简易菇寮,便开始砍树种菇,直到第二年清明前,气温升高,种菇季节过去,此时已是“枫树抽芽,丈夫回家”。菇民返乡后,担回一些大米,合家团聚,然后翻耕有限的粮田。世代如此,她们所擅长的就是以香菇孢子自然繁殖的方法砍花法栽培。

  砍花有三项作业,一为砍花,二为溜花,三为开水口。这三个内容技术性较强,只有少数经验丰富的菇民能够把握。多数菇民砍树不砍花,砍花师傅则砍花不砍树,此等砍花师傅在菇民中只占15%。

  (1)砍花:砍入木质部的称为砍花,多数树种采用此法。

  (2)溜花:斧口砍入树皮或树皮1/2、1/3处,或深入于树皮形成之间,形成层,亦即菇民所称那一层白膜未破,或有年破坏,或有所破及,均成“溜花”。

  “砍花法”技术含量很高,无法仿照,只凭实践经验。当空气中的“孢子”落入被砍的树种上,成长菌丝,历尽三年后才能长出香菇来。这样,才能有收获。如果遇到天气干旱或涝灾,还有虫鼠侵害,产量会大受影响,菇民的收成降低,生活会自然窘迫。

  久而久之,蛟垟一带的菇民都学会了“砍花法”的技术。

  蛟垟村,香菇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一个值得回味的历史村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