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平泉菌菇网!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食用菌访谈

宋代外交官的蘑菇诗

发布时间:2021-04-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宋史记载一位外交官为金所拘,不肯屈服,拘留十五年始得放归。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与俱。

  金人迫弁仕刘豫,且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

  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书耶律绍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于我幸矣。”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他故事大家慢慢看,文言文得细嚼。我在解释点他的背景及他的蘑菇诗:

  朱弁(1085~1144)南宋官员、文学家。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朱熹叔祖,朱熹父亲去政和县上任前,到郑州与叔祖朱弁(奉使公,出使金国讲和)告别时,朱弁送给朱松的诗:

  昔我别汝父,见汝立扶牀。汝今已婚宦,我须宜俱苍。向来青云器,不佩紫罗囊。竹林我未孤,玉树汝非常。 青衫初一尉,远在子真乡。念将东南归,拜我溱洧傍。上能论道义,次犹及文章。自惭老仍僻,何以相激昻。日暮嵩云飞,秋高塞鸿翔。了知还家梦,先汝渡江航。迢迢建邺水,髙台下鳯凰。鼻祖有故庐,勿令草树荒。我欲种松菊,继此百年芳。汝归约吾兄,晚歳同耕桑。请策葛陂龙,来寻金华羊。

  朱弁。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1127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于次年正月与通问正使王伦一同前往金国。议和终未能成功,为金所拘,不肯屈服,面对金国的威逼利诱,朱弁始终保持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朱弁做好了舍身取义的一切准备,在所羁的金国西京,还为自己择了葬身地,喝了诀别酒。拘留十五年始得放归。

  他在被拘期间不仅利用各种机会说服金国讲和,还在被困大普恩寺的14年中,开设学堂,不论民族都悉心教授,为民族融合倾注心血,受到了大同父老乡亲的敬重。在大同市善化寺三圣殿内,有一通螭首龟趺,高2.56米的石碑,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的石碑,碑文的撰述、书写者为南宋朱弁。碑文记载下了当时圆满和尚为重修寺庙而不辞辛劳募捐钱财、呕心修建的朱弁被困大普恩寺(今善化寺)的14年中,见证了圆满和尚重修寺庙的壮举,并撰书立碑,为善化寺留下了最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由于种种原因,南宋王朝对金国总是显示出低眉顺目的卑微姿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总是带有一种悲怆的色彩。一 通“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的石碑,让人感知着这段历史,也真切地勾勒着朱弁大义凛然的形象。

  他在被拘的第三年,收到了朋友由南方带来的食用菌,美味除却了羊肉的腥膻,于是他留下了千古一唱:

  三年北馔饱膻荤,佳蔬颇忆南州味。地莱方为九夏珍,天花忽从五台至。崔侯胸中散千卷,金瓯名相传云裔。爱山亦如谢康乐,得此携归岂容易。应怜使馆久寂寥,分饷明明见深意。堆盘初见瑶草瘦,鸣齿稍觉琼枝脆。树鸡湿烂惭扣门,桑蛾青黄漫趋市。赤城菌子立万钉,今日因君不知贵。乖龙耳仅免一割,沙门业已通三世。偃戈息民未有术,虽复加餐祗增愧。云山去此纵不远,口腹何容更相累。报君此诗永为好,捧腹一笑万事置。

微信